-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 邮编:100085
-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
-
LinkedIn
-
Facebook
-
YouTube
-
官方视频号
当然,每个孩子可能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但是一个人的品行,都是在一点一滴中慢慢形成的,教给孩子们应该遵守的规矩,不仅不是对他们的束缚,反而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世界相处的好时机。
说话的规矩
有些话,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得体的说,有些话,父母要提醒孩子不能说。
☞见人要问好,回话要大方
父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一会儿谁要来或者我们要到谁家去,进门要怎么称呼对方,让孩子心里有个准备。还有就是要让孩子练习说话以及回答问题时,看着对方的眼睛。
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和真诚。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跟孩子多加练习,孩子熟悉了之后,慢慢就知道怎么应对了。
☞赞美可以当面说,负面评判要忍住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免不了要评论和表达感受。特别是过年期间,孩子去了亲友家里,往往就容易说出:“你家里真小”、“你成绩好差”、“你这个没有我家的好”之类的话。
也许孩子本身没有恶意,但父母需要平时就跟孩子强调,当面去笑话别人的短处,去说别人的不好,是很不礼貌的,会让别人感到尴尬和难过,不可以口无遮拦。
☞求人帮忙要说“请”,受人恩惠说“谢谢”
孩子不懂事,很可能是平时父母没有及时去提醒孩子应该注意,应该去说礼貌用语。什么事都是习惯成自然,身为父母,我们还是要从小事抓起,及时进行督促。
☞说吉祥话可以,但不要索要红包
过年了,孩子们想要一点红包很正常,可是父母还是应该告诉孩子,主动向对方索要红包是不礼貌的。
☞不要插话,不要打断别人谈话
小孩子也是有知识面和表达的欲望的,有时候我们大人聊天,可能某个话题他正好知道一点,就会急切的想参与进来。也有时候他有什么需求和想法了,就会在大人聊天的时候打断直接说。
我们要告诉孩子,需要学会等待他人把话说完。不要打断别人,长辈聊天的时候不要插话,否则会显得很不尊重人。有需求可以跟爸爸妈妈小声说,爸爸妈妈会给你提供帮助的。
做客的规矩
☞不经允许,不动别人家的东西
一定要跟孩子反复强调,别人家的东西不经主人同意不懂碰,否则会让孩子失去界限感,也会造成他以后更加的难以约束。
☞不要在别人家跑来跑去,大声说话
父母要告诉孩子,我们去做客便是客人。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能随便进别人家的卧室,也不能在别人家跑来跑去。
☞看到喜欢的东西,不要开口索要
带孩子出门之前,可以告诉孩子,有什么喜欢的东西,或有什么额外的需求,可以私下跟爸爸妈妈说,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用餐的规矩
☞要等大家一起吃,不能吃独食
孩子比我们成年人更容易饿,看到好吃的,也更难控制自己的食欲。
很多家庭会单独给孩子分出来一些食物,让孩子先吃。如果是孩子真的很小,这样尚可接受。
但如果有很多人或者吃正式的聚餐,并且孩子已经可以控制饮食的话,尽量不要让孩子搞特殊化。
☞吃饭不发出声音,口中有食物不要说话
除非是还不能自己吃饭的孩子,父母还是要注意孩子的餐桌礼仪。吃饭发出声响和嘴里嚼着食物说话,不仅是很粗鲁的行为,也容易呛到和噎到孩子。
☞吃鱼不能说“翻”
翻鱼和翻船同音。应该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安全回来的意思。
☞家里来客人了,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
客人走后家里大人肯定要一通叨叨你!说过多少次添饭添饭,你才要饭的呢!
☞过年下饺子皮破了不能说“破”。
说“破”不吉利,尤其是过年。要说饺子“挣”了。
☞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
因为象征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
☞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许吸溜
这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基本教养。
☞全家人一起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动
☞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
☞吃饭时,在盘子里乱翻,会被大人敲手
☞ 家来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有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不能丢。这些老规矩,你还记得多少?
这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细节,无时无刻不再体现着孩子的家教、性格和修养。父母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都默默的决定着,孩子以后能否成为一个大方的,得体的,被人尊重和喜欢的人。教养不花钱,但真的很值钱。
Copyright版权所有 京学集团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