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2025-10-20 14:36:41        
图片

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而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则是其中的关键抓手。为破解托育服务 “供给不足、质量不均” 的痛点,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划定 “路线图”。


图片


2021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鼓励地方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为区域托育服务机构高质量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及样板标杆。2025年7月8日,国家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发展“1+N”的托育服务体系,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2025年8月,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介绍,发改相关资金将重点支持地级市和人口大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从 “鼓励建设” 到 “体系化推进”,再到 “资金重点支持”,国家政策已形成完整闭环。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政策落地的 “关键枢纽”,其定位与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普惠托育服务能否真正 “沉下去、见实效”。下文将聚焦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要点,解析其如何承接国家政策要求,成为区域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引擎”。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承接国家政策的 “核心定位”

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与地方托育需求,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需承担起 “中枢统筹、示范引领、服务辐射” 三大核心角色,成为区域托育体系的核心中枢。


一是中枢统筹枢纽。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推动全域托育服务协同发展”,这意味着市级中心需承担 “顶层协调” 职能:一方面,对接落实国家和省级托育相关政策要求,指导全市托育服务发展规划的制定;另一方面,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市托育机构的全流程监管 —— 包括机构备案审核、日常运营监测、风险预警(如消防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形成 “数据驱动决策” 的治理模式。


二是示范引领标杆。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需率先落实国家托育服务标准,从硬件到软件建立可复制的 “市级标准”:例如在照护服务上,明确不同月龄宝宝的喂养、游戏、睡眠等流程标准,通过开放 “示范日” 邀请周边机构参观学习,向周边机构输出标准化内容,实现托育服务规范化发展;在师资培训上,开发本地化培训课程,覆盖法律法规、安全急救、早期发展支持等核心模块,为全市托育从业人员提供 标准化培训,推动区域托育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三是多元服务平台。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要面向家庭提供 “一站式服务”,一方面是针对 0-3 岁婴幼儿家庭,提供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如亲子活动、辅食制作课程),邀请儿科医生、资深托育师现场解答育儿难题,真正让托育服务 “惠及普通家庭”。

建设完善的功能区,夯实服务基础

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 “5000元/㎡” 的投入标准为基础,实现 “硬件达标、软件提质”,确保建设成果符合政策预期。


图片


托育机构,为0~3岁婴幼儿提供保育照护和保教服务。原则上建设托位150个以内为宜,可相应设置乳儿班(6~12个月,10人以下)、托小班(12~24个月,15人以下)、托大班(24~36个月,20人以下)三种班型。18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混合编班,每个班不超过18人。托育服务用房每托位建筑面积不应少于12平方米,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建筑面积。


托育从业人员实训基地用于开展托育服务实训项目,承担培训职能,致力于提升区域内托育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按照指南要求,培训用房可包括实训室、培训室、教师办公室等,并可根据需要设置绘画室、手工室、辅食制作室、讨论室、报告厅、教研室、远程展示教室等。托育从业人员培训用房总建筑面积宜为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可按10平方米/学员(同期学员数量)计算。


图片


托育产品研发中心承担保育照护、保教体系、一日流程设计、玩教具、游戏活动方案、婴幼儿发育行为评估及托育机构教辅资源等托育产品研发工作。按照指南要求,托育产品研发和标准设计用房可根据研发业务需要设置,可包括研发室、标准设计室、教具制作室、从业人员培训教材编写室、绘本创作室、影音制作室、模拟体验室、产品展示厅等,建筑面积宜为600平方米~800平方米。鼓励相邻城市或区域共建共享,集中进行产品研发和标准设计。


家庭育儿指导中心为周边区域内家庭提供从孕育、生育到养育、保育的一体化家庭育儿指导服务,带动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提升,引领广大家庭科学规范育儿。按照指南要求,婴幼儿早期发展用房可包括养育照护指导室、早期发展指导室、营养膳食指导室、婴幼儿情景体验区、互联网家长课堂、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建筑面积宜为1000平方米~1200平方米。


智慧托育综合管控中心承担当地智慧托育综合管控或智慧托育机构管理云平台支持等职能。按照指南要求,监督管理用房可根据协助监管相关业务需要设置,可包括监控管理室、信息机房、资料存储室、办公室等,建筑面积宜为400平方米~600平方米。

运营模式

多元机制激活服务效能

结合政策导向与实践经验,主要采用两类运营模式。


公建公营模式:由政府主导建设与运营,财政兜底保障经费,执行公办收费标准,凸显公益属性。


公建民营模式:政府负责建设与装修,通过招标引入专业机构运营,给予免租金等政策支持,平衡公益与效率。




从国家政策的 “顶层设计” 到市级中心的 “在地实践”,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是破解托育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中枢统筹”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示范引领”提升行业质量,通过“多元服务”贴近家庭需求,既能承接国家“1+N” 托育体系的建设要求,也能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


未来,随着地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全面覆盖,以及国家资金、政策的持续支持,托育服务将逐步从“零散供给” 走向“体系化保障”,从“质量不均”走向“标准化发展”,最终为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注入托育力量。




京学集团旗下的京学爱尔福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国家制定《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的参考样本,已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打造出涵盖“托育机构、托育产品研发、托育人才培训、家长服务、智慧托育”等功能全面的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积累了经验和成果。

京学集团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解决方案包括区域托育服务指导、托育机构运营管理、人才培训、家长服务、托育产品研发、智慧托育云平台六大模块,其制定和实施以区域发展特点为基础,结合区域内婴幼儿家庭需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优化配置资源,致力于协助政府建成具有带动效应、可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安全、装备适宜、经济合理的建设目标,为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京学托育服务

图片

京学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各地托育服务建设,构建起涵盖“保育照护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人才培训体系、智慧信息化体系”四大核心体系的托育全链条服务,为各地提供托育品牌建设、托育机构运营、托育服务装备、智慧托育软硬件、托育人才培训、托育安全保障、托育设计、托育宣传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托育模式发展,以专业实力驱动托育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添加客服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60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京学APP下载
400-60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